水仙宮外是儂家 來往估船慣吃茶
笑指郎身似錢樹 好風吹到便開花
◎陳清白 律師
雖然武漢肺炎疫情嚴峻,但台南市的觀光旅遊似乎不受影響,一到假日,各處名勝古蹟、美食街坊都塞滿了人潮。
台南的小吃,遠近馳名。拜手機方便之賜,饕客們總是很容易的就能找到他們想吃的東西。但吃來吃去,總有吃膩的時候,因此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些專找傳統市場美食解饞的報導。
在這些報導中,最常被提到的,就是位於中西區的水仙宮市場。它除了販賣各種現成的熟食外,也是台南有名的海鮮水產集中地,許多「巷仔內」的人,購買海鮮一定會到水仙宮。
說起「水仙宮」,可謂歷史悠久,赫赫有名。它創建於清康熙42年(西元1703年),位於大西門外,廟前即為南勢港。這一帶客商雲集,茶肆酒館林立,繁華景象堪稱府城一時之冠。有首竹枝詞:「東溟西嶼海潮通,萬斛泉源一葉風。日暮數聲欸乃起,水船都泊水仙宮。」描寫的就是它的盛況。
水仙宮顧名思義,奉祀的就是水神,包括禹帝、伍員、屈原、王勃、李白等五位。禹帝就是治九州水患的大禹。伍員為楚人伍子胥,他因勸諫吳王不獲採納,被賜劍自刎,沉屍於江底。屈原就是寫離騷、九歌的那位詩人,因不為所用被朝廷放逐,憂憤投汩羅江自盡。王勃就是寫滕王閣序的那位神童,他到交趾省親,因海難而溺斃。至於李白,可謂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他有兩個美譽,既是詩仙,又是酒仙,民間傳說他喝醉酒,在采石磯的江邊撈月,一個不小心,淪為波臣。以上這些人,都與水有關,因此死後都被奉祀為水神,也就是俗稱的「水仙尊王」,他們住的地方,就是「水仙宮」。
前文說水仙宮在大西門外,大西門是什麼樣的建築呢?話說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,台灣知縣周鍾瑄立木柵為城垣,這是台灣府城最初城牆的雛形,共有七個門,分別為大、小東門,大、小南門,大、小北門及小西門等。乾隆53年(西元1788年)木城改建為土城,同時設有四大四小八個城門。四大是東邊的「迎春門」,西邊的「鎮海門」,南邊的「寧南門」,北邊的「拱辰門」。四小門是四大門之外,再分別設置的四個小城門。日治大正4年(西元1915年)因實施都市計劃,台南府城的城垣被拆除,只留下東門路上的迎春門,以及南門路上舊中廣電台旁的寧南門,和因西門路拓建而被拆遷到成功大學校園內的小西門。 以上八個城門中,數大西門最為雄偉,連雅堂所著的「雅言」寫道:「大西門為通海孔道,商廛櫛比,樓櫓宏壯,為台南第一。」可為證明。
大西門的位置,大約就是在現在的西門圓環上,和水仙宮近在咫尺,但在古代卻已是城裡城外之分。在這裡特別費了些筆墨介紹大西門,是有用意的。
話說廿世紀之初,在台南的街坊間還經常可以聽到一句罵人的話叫「城邊貨」。何謂城邊貨?原來一百多年前,台南的娼寮、茶館大多聚集在大西門的城牆內外,因此罵人「城邊貨」,其實就是罵人「娼妓」的意思。
清朝末年,正是安平港貿易最為鼎盛的年代。安平港的水道,和五條港相通,這裡由於客商往來不斷,因此煙花柳巷,秦樓楚館也就應運而生。那時的官府對於色情行業並沒有嚴加管束,任由當地有勢力的人控制經營。這些娼館有等級之分,高級的,湘景珠簾,佈置文雅,客人來了先橫臥榻上,吸足了鴉片再喝酒喫茶。當然留宿過夜,盡一夕之歡,才是這些「醉翁」們最終的目的。這類的娼館,來往的以富商、官僚和文人居多。此外還有一些比較低檔的,方便不同身份的人,各取所需。
湘簾半捲的娼館,不知道妓女的姿色如何?為了這個問題,我特別去翻書找答案,結果大失所望。根據書上記載:「那時妓女的習俗,愛嚼檳榔,喜黑齒,纏足。台南的俗語:『腳一小塊,嘴齒烏沉沉』,是形容當時一種美人的姿態」。
自古文人和妓女總是脫離不了關係,從「文起八代之衰,道濟天下之溺」的唐宋八大家,到名不見經傳的落魄書生、窮酸秀才,幾無例外。連雅堂先生在他的大作「花叢迴顧錄」裡寫道:
「先是庚子之秋,余主南報,曾開赤城花榜,遴選十美,以李蓮卿為首。蓮卿台南人,年十二,鬻於勾欄,姿容妙曼,體態溫柔。又為纏綿宛轉之歌,艷名日著,而蓮卿則自恫不巳;蓋狂且之肆虐,由是日來,遂以病沒,年方十六。余傷其遇,以詩弔之,和者甚多,因成一帙曰「悼蓮集」。
「明珠台南人,赤城花榜之殿軍也。時年已近花信,而嬌姿媚態,綽約可人。余因贈以詩云:『桃花遺 終經雨,柳絮紛飛漫化泥。一樣天涯淪落恨,春風已在鳳城西。』」
「阿卻台南人,年十四,嬌小玲瓏,初學度曲,酒籌歌板,未有艷名。余以其後起之秀,頗為揄揚。」
連雅堂先生的這篇文章很長,我無法盡錄,只能擇其要者約略說明如下:
文章的大意是說:「庚子年的秋天(民國前12年,光緒26年,距今剛好120年),我在台南新報擔任主筆,曾經為台南(赤城即赤嵌,就是台南)的煙花界舉辦選美,其中選出的花魁名叫李蓮卿才12歲。李蓮卿身材很好,又很會唱歌,因此艷名遠播,但是李蓮卿自己卻很害怕,因為好色之徒聞風而至,以致李蓮卿日夜接客,結果操勞而死,死的時候才16歲。我因為憐憫她的遭遇,便寫詩弔祭她」。
原文裡的「狂且」是什麼意思呢?現代人恐怕都不太了解。「狂且」的典故出於詩經「鄭風」:「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。不見子都,乃見狂且。」根據書上的解釋,狂且乃狂妄而輕薄之人。但已故文學大師李敖則別有見地。他說:「甲骨文牌位就是木主。它的形狀,就是一個典型的〝且〞字形,它是表示男人生殖器的文字。」照他這個說法,「狂且」翻成白話就是「很兇的雞巴」。其實在這裡,兩種解釋都說得通。又「花榜的第三名叫明珠,台南人,年紀已經將近24歲了。因為『嬌姿媚態,綽約可人』,所以我也寫詩送她。」還有「榜上有一個名叫阿卻的妓女,年紀才14歲,因為剛入行,還不出名,我因為她是後起之秀,因此特別寫文章讚美她,幫她做宣傳。」
這些故事,現在看起來,讓人有點匪夷所思。報社的主筆為妓女們辦選美比
賽,還寫詩送妓女。這些妓女小的12歲,中的16歲,最老的24歲。12歲那個,生意太好,16歲就被玩死了。妓女中有14歲剛入行的,因為是後起之秀,因此寫文章幫他做做宣傳。
唸法律的人都知道,我們曾立了一個法叫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」,嫖這些未滿14歲或未滿16歲的小女生,刑責是很重的。然而,或許是時空背景不同,這些事在那個年代看來,好像稀鬆平常,因此連先生也就不認為他做的事,有什麼了不起了。但是,有一點我實在很難理解,既然李蓮卿因為花名遠播而慘蹂躪,那麼,你替阿卻做宣傳,難道就不怕她也步上李蓮卿的後塵?
文前的詩:「水仙宮外是儂家,來往估船慣吃茶。笑指郎身似錢樹,好風吹到便開花。」是咸豐9年(西元1859年)台灣詩人陳肇興以竹枝詞的風格,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,題為「赤嵌竹枝詞」,收藏在他的「陶村詩稿」裡,意思是:「水仙宮外的青樓小築是小女子我的家。往來船隻的客商們,都習慣停泊在這裡喝喝茶。當生意上門時,我們都會暗笑著指稱他們就是棵搖錢樹。只要隨風揚帆到此,搖錢樹就會毫不猶豫的開滿了花。」
這首竹枝詞,道盡了水仙宮外的脂粉生涯。它就像南京的秦准河畔一樣,是個花天酒地的銷金窟。女人像解語花,男人像搖錢樹,輕舟碧波,曲折深巷裡,總有數不盡的風流繁華。
以前文人狎妓,除了色相以外,總少不了舞文弄墨一番。宋朝蘇東坡在黃州時,就經常跟妓女混在一起。元豐7年的某日,蘇學士收到神宗皇帝的聖諭,把他從黃州調到汝州去當團練副使,臨行的餞別會上,營妓李琪向蘇東坡表示,和他相處了五年,從未收到他的詩和墨寶,她懇請蘇學士,能否在臨行之際,寫首詩送給她作紀念。蘇東坡對於李琪的要求,欣然答應,順手在李琪解下的領巾上寫了一首詩:「東坡五年黃州住,何事無言及李琪?恰似西山杜工部,海棠雖好不留詩。」稍稍的安慰了她嬌弱的心靈。由此可見,以前的文人喝花酒,還是少不了賣弄一下他們的本職學能。沒想到這種文化流傳到近代,散播到台灣,習慣依舊,府城著名的文人,也是清光緒16年(西元1890年)考上進士的許南英,就寫了很多對聯送給妓女。例如:
送給金杯的:
金丹擬駐竹年貌
杯酒能銷萬斛愁
送給玉鳳的:
玉骨冰肌神仙眷屬
鳳簫蝶板風月姻緣
送給秀英的:
秀出班行卻嫌脂粉
英多磊落絕勝鬚眉
送給金桂的:
金縷歌銷司馬恨
桂花香待步蟾攀
送給豫卿的:
故鄉作客聊猶豫
老眼看花獨惜卿
許南英花酒喝多了,難免和鶯鶯燕燕們日久生情,最後他娶了花名叫玉盞的妓女為妾。無獨有偶的,另一個於光緒3年(西元1877年)考上進士的府城前輩施士洁,也納了花名叫玉釵的妓女作小。此外,台灣民主國第一任大總統唐景崧的東床快婿,也就是光緒壬辰科的狀元劉福姚,也收了他的老相好玉鳳作為偏房。由以上事例可見,文人和妓女向來就關係密切,於是乎連雅堂先生寫詩送給那些風塵女子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百年流金歲月,滄海桑田,現在的水仙宮已經看不到當初的煙花盛景,取而代之的是,吆喝賣菜、刀俎魚肉的庶民營生。只是不知道那些穿梭在市場濕滑攤位間的美食愛好者是否明瞭,這裡曾經存在著燈火樓台的徹夜笙歌,以及熙來攘往,生張熟魏的衣香鬢影。